癌非絕症慢性病,勿聞「癌」字即心驚

資料來源:轉載自:《排清毒素!防癌第一步》,天地圖書出版,崔紹漢博士 著

癌非絕症慢性病,勿聞「癌」字即心驚

 

一直以來,人人都聞癌色變,因為大多數人認為癌症是絕症,一旦不幸患上,除了要經歷痛苦而漫長的治療過程外,最終還是九死一生。雖然,癌症仍是人類的頭號殺手之一,不過,患上癌症,並不一定是死路一條,尤其是早期發現,及早治療,很多癌症是有希望治愈的。就算是末期癌症,如果能夠找出合適的治療方案,特別是中西配合 / 結合的治療,可減少或減輕治療的副作用;另一方面亦可改善病人的生活質素,延長患者的生存期,過着接近正常的生活。世界衛生組織也曾指出,三分一的癌症可以預防,三分一的癌症可以治愈,三分一的癌症可以提高生存質量,延長壽命,即所謂「與狼共舞,帶瘤生存」。

 

近日接獲聽眾的查詢,涉及一個與癌有關的有趣問題,就是「癌」字的起源,故此筆者翻查中、西資料,嘗試從中、西醫學角度理解「癌」和「cancer」這兩個字的來源。一連幾篇談癌,不再是討論癌症的醫學內容,而是聚焦於「癌」字的起源,先從中醫角度說起。

 

早在三千五百多年前的殷周時代,殷墟甲骨文上已出現有「瘤」的病名,「瘤」即留聚不去的東西。約在三千二百多年前的《周禮》一書中已有相關記載:「瘍醫下士八人,掌腫瘍,潰瘍、金瘍、折瘍之祝藥刮殺之齊(指具能去腐肉生新肌的藥劑);凡療瘍,以五毒攻之,以五氣養之,以五藥療之,以五味調之。」後世醫家也把「腫瘍」注解為聚而不散的病理變化,而瘍醫則相當於外科醫生。兩千多年前的《黃帝內經》奠定了中醫腫瘤學形成與發展的基礎,《靈樞‧百病始生篇》云:「虛邪之中也,……留而不去,則傳舍於絡脈……。」留者,瘤也,日久則傳舍或留著於各處,此為中醫對轉移腫瘤疾病的最早記載。《黃帝內經》所記載的腸覃(卵巢、盆腔、胃腸道的惡性腫瘤)、伏梁(胰腺癌或横結腸癌)、石瘕(子宮肉瘤及盆腔良、惡生腫瘤)、癥瘕 / 積聚(腹腔惡性腫瘤,部位包括肝、脾、子宮、卵巢、胰腺及腎臟等)、噎嗝(食管癌或賁門癌)、昔瘤(消化道腫瘤)等病證與現代某些腫瘤的臨床表現極為類似。例如:《素問‧邪氣臟腑病形》云:「胃病者腹(月真)脹,…… 膈咽不通,食飲不下」類似現代醫學中的食道、賁門腫瘤所造成的梗阻症狀;「石瘕生於胞中,……狀如懷子,月事不以時下,皆生於女子。」這石瘕的症狀與子宮內的腫瘤相類以;「腸覃者……如杯子之狀……按之則堅。」這描述與腹腔內的某些腫瘤相似;「三陽結謂之膈。膈塞閉絕,上下不通。」與食道,賁門的腫瘤造成的梗阻相一致;「飲食不下,膈塞不通,邪在胃脘。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,宿穀不化……其病難治。」與胃癌相一致等。

 

 

金蕎麥化瘀湯 (2人量)

 

材料:金蕎麥15克、南蓍60克、百合30克、無花果5五枚。

製法:將材料洗淨,無花果切小塊,加清水7至8碗用猛火煲滾後,改用細火煲1小時。

功效:金蕎麥性涼味微苦,能清熱解毒,活血化瘀,健脾利濕;南蓍(五指毛桃) 性微溫味辛甘,能健脾化濕,行氣止痛,除痰止咳;百合性微寒味甘,能潤肺止咳,寧心安神;無花果性平味甘,能健脾開胃,潤肺利咽,潤腸通便,消腫解毒。本湯具清熱解毒,活血化瘀,健脾化濕功效。

 

 

關元穴 (任脈)

定位:仰臥位,在下腹部,前正中線上,當臍下3寸。

方法:以食指及中指放於關元穴按壓1至2分鐘,每天2至3次。

功效:培補元氣,益腎固本;有強壯作用,能加強免疫功能,為保健要穴。

主治:遺尿、遺精、小便頻數、疝氣、月經不調、帶下、不孕、產後惡露不絕、盆腔炎等。

Previous
Previous

癌病中西解碼(上篇)節錄3

Next
Next

踢走都市病—節錄2 睡眠障礙 (失眠)雙葉安眠茶